DB44T 1652.1-2015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1部分_鼠类防制
ID: |
FA687C09BF9F4E32A4018C00D0BF78E7 |
文件大小(MB): |
0.37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7-11-2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13.100,C 51,备案号:48860-2016,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DB44/T 1652.1—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第1部分:鼠类防制,Specification for Ve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 1: Rodent),2015-08-03发布 2015-11-03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4/T 1652.1—2015,前 言,DB44/T 1652《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分为以下五部分:,――第1部分:鼠类防制;,――第2部分:蚊虫防制;,――第3部分:蝇类防制;,――第4部分:蜚蠊防制;,――第5部分:蚤类防制,本部分为DB44/T 1652的第1部分:鼠类防制,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科建白蚁虫害防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全生、黄海涛、邹钦、胡志刚、林丽、陈晖、林楚金、何向阳、徐伟军,DB44/T 1652.1—2015,1,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1部分:鼠类防制,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鼠类防制的方法、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本部分适用于有组织的鼠害预防和控制行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SN/T 1123 帐幕熏蒸处理操作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鼠害防制 rodent control,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器械和药物灭鼠、设置防鼠设施等措施控制鼠密度与鼠害的发生,3.2,环境防制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通过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习惯等措施,防止或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繁殖,或减少人类与病媒生物的接触而避免受其侵害,3.3,环境改造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为防止、清除或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地、栖息地而对土地、水体或植被进行对人类环境条件无不良影响的各种实质性和永久性改变,3.4,环境处理 environmental manipulation,为营造不利于病媒生物孳生、栖息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定期处理,DB44/T 1652.1—2015,2,3.5,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 first generation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为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其特点是鼠类需要连续几次取食后累积中毒死亡。主要有杀鼠灵、杀鼠醚、敌鼠钠盐和氯敌鼠等,3.6,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second generation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为香豆素类的新产品,急性毒力更强,单剂量亦能取得很好的灭效,且能杀死对第一代产品产生抗药的鼠种,主要有大隆、溴敌隆、氟鼠灵、硫敌隆等,3.7,熏蒸剂 fumigant,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处于气体状态,在足够浓度和足够时间下能够对有害生物起灭活作用的化学药剂,4 一般要求,4.1 防制原则,应遵循以环境卫生、建筑防鼠、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的综合防制原则,4.2 防制资质,服务机构应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4.3 防制程序,应按照现场调查、制定防制方案、实施防制方案、防制效果评价的程序进行,4.4 灭鼠药物,4.4.1 使用的灭鼠药物应符合GB/T 8321.1和GB 4285的要求,并具有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和统一的标签与防伪标识,4.4.2 用药单位应保留2年的药品采购原始单据,用药记录,以便查验,4.4.3 不得使用灭鼠药物的场所:,——生产、加工、储存、销售食品及药品的场所;,——幼儿园、养老院、精神病病区以及智障人员活动的区域;,——其它不得使用灭鼠药物的场所,4.5 使用灭鼠药物的基本规范,4.5.1 在同一地区灭鼠宜合理交替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药物,应依据鼠种和灭效,更换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剂型的药物,4.5.2 药物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防盗的专用仓库内,配备专人管理,并有健全的出入登记制度和应急措施,4.5.3 应选择适合防制单位害鼠种类的、适口性较好且与环境中食物相比具有较好吸引力的食料作为基饵,DB44/T 1652.1—2015,3,4.5.4 药物配制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保证灭杀效果并节约投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5.5 投放灭鼠药物时,药物应置于毒饵盒内或投放在鼠道、鼠洞和鼠类活动频繁处,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4.6 安全防护,4.6.1 操作人员应熟悉药物的安全使用规定及现场急救措施,4.6.2 在进行化学防制前,应向防制区域相关单位及个人就防制范围、防制时间及注意事项进行告知,4.6.3 投药时,操作人员应身着工作服或防护服、戴橡胶手套,使用药勺或其它工具投放。在未作清洗和离开现场前,禁止饮食和吸烟,4.6.4 使用熏蒸剂灭鼠时,操作人员的……
……